新闻资讯横幅

    2025CTTC全国纺织服装检测技术创新发展专题论坛成功举办

2025-10-09 09:23:00

       由通用技术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纺标”)主办,上海冉紫实业有限公司、上海罗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温州市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温州方圆仪器有限公司特别支持的“2025CTTC全国纺织服装检测技术创新发展专题论坛”(以下简称“技术发展论坛”)在福建省厦门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纺织领域专家围绕“纺织品纤维含量检测新技术”相关主题展开交流,共同研讨我国纺织服装检测技术发展的新技术、新思路、新方法。

       中纺标副总经理郭文松、副总经理章辉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纺标研发部副主任姜慧霞主持。

       章辉在致辞中表示,纺织品检测是保障产品质量、规范市场秩序的关键环节,其中纤维含量检测是纺织品检测的核心项目之一。当前,纤维含量检测在效率、人工成本及环境影响上的问题,已成为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瓶颈,也让行业对新技术应用的需求愈发迫切,推动检测行业加快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中纺标作为 TC209 和 TC209/SC1 基础标准分会的秘书处承担单位,近年来联合行业相关单位,对这些新技术在纤维成分分析中的应用开展了深入研究,并积极推动新技术标准化,陆续制定了近红外、智能纤维镜分析等国家和行业标准。针对这些问题,本次论坛特意围绕该主题,邀请了相关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及仪器厂家代表,从标准理解和仪器使用角度进行深入讲解。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研讨交流,能对这几种新技术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案基本达成共识,进而推动相关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中山海关技术中心赵珍玉以《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纺织品检测中的应用探讨》为题作了分享。他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纺织检测领域上的应用现状和进展,解读了定性定量两个行标方法;同时也对建模过程中的问题及预测不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四川省纤维检验局晏新程在《配方回归建模在近红外法测试纤维含量中的应用》主题分享中,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线性加和性质,采用配方回归算法建模,系统梳理了模型的建立、优化、结果修正,以及其模型对混纺样品的实例测试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李军会教授在《近红外光谱直接校正技术的原理与注意问题》报告中,讲解了近红外光谱分析的物理原理及其应用注意问题,直接校正与配方回归的数学原理,定性定量分析的流程,应用示例及注意问题。

       江西中纺标副总经理袁俊以《AI技术在纺织品纤维含量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为题与嘉宾展开交流,从国家标准《纺织品 纤维定量分析 显微镜智能识别法》角度进行讲解,重点介绍了毛绒和棉麻分析系统模型应用的情况。

       深圳市菲雀兰博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冰以《AI图像识别智能纤维成分分析仪在纤维含量检测中的应用探讨》为题作了讲解,从AI图像识别智能纤维成分分析仪仪器的角度讲解了测试原理及应用情况。

       上海罗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经理王嵘在《多工位独立工作单元自动溶解仪在纤维成分定量分析中的应用》主题中,从仪器的角度讲解了控制原理、仪器使用过程及应用情况,详细介绍了符合标准要求的独立样品单独溶解方式的仪器测试方法。

       深圳中纺标胡鹏围绕《自动溶解仪在纤维含量测试中的应用探讨》这一主题,介绍了在应用自动溶解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常规测试方法的结果对比,对仪器使用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

       上海海关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消费品科副科长费静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特种动物纤维含量检测中的应用》中,重点探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两种核心方法:DNA检测法与蛋白质组学分析法。报告中系统阐述了如何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同时深入解析蛋白质组学分析法如何利用激光辅助基质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并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东华大学教授级高工李卫东围绕《纺织品中石墨烯材料定性定量检测方法研究》进行了详细讲解,介绍了石墨烯材料及其制备与表征方法,概述了石墨烯纺织品的制备及应用,系统总结论述了当前石墨烯纺织品相关检测标准及纺织品中石墨烯材料定性定量检测方法行业标准的研制进展。

       研讨交流环节,参会代表就近红外测试相关技术、AI测试技术、自动溶解相关技术以及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和交流。通过研讨和交流,相关问题基本达成了共识。

       本次技术发展论坛的成功举办,对行业的发展、标准技术创新及检测技术升级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未来,中纺标将继续聚焦行业热点,融汇发展力量,凝聚创新力量,发挥平台优势,打造科技创新动力,为促进纺织服装行业技术水平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